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隐含在人关于事物如何运作的信仰结构中的。它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这也是为什么它被叫做心理模型。
概念模型帮助我们把复杂的自然现象转化成可用的、可理解的心理模型。是用来组织和理解那些本来很复杂的事物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想起毕加索简化的牛,也称得上是一套概念模型了。
毕加索牛的演化,图片来源
设计师的工作是为人们提供适当的概念模型。
我们的概念模型,有时是在我们尝试去理解我们的经历时新建立的。
一切事情不能都那样简单
真正的复杂不是存在于工具中,而是存在于任务中。事物是否复杂是存在于旁观者脑海中的印象。
在很多实例中,生活变得简单是由于拥有了少量复杂的多功能工具,而不是大量有特殊用途的工具。
真正解决复杂的办法是理解整个系统,把它设计成可以让所有的部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特斯勒复杂守恒定律:当你使人的互动行为更简单,那么隐藏在幕后的复杂性就增加了。
——我想这也就是很多时候设计人员与开发人员争吵的根源,开发人员从自己的视角看复杂的设计,他认为是能够被理解的。所以在谈论方案时,与会人员能够跳出自我,客观去看待问题,结果往往会比较顺利。
使事物更容易学习和使用的同时也会使它在感觉上变得更困难:这个悖论是对设计师的一项挑战。
简单是一种与理解紧密配合的心理状态。这都取决于我们站在什么角度看待问题。
——因此搞清楚为谁设计很重要,搞清楚使用场景也很重要。
对复杂的误解
简单本身不一定是良性的。
——记得有次设计文件的底部选项菜单时,模仿国外的设计,仅展示icon,把文字拿掉了。之后团队内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很简洁,一派认为看不懂icon的意思,后来还是决定把文字加上了。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后大概能理解,西方人很大部分是从小培养对美术的欣赏,看插画、绘本、艺术展对他们来说可以算是生活;而东方社会依然把对艺术对欣赏定义为精英运动,所以对于给予一个图形让它们去联想和探索,没有给予文字来的方便。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首选的就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理解成越简单越好,其实不然,它适用于在两个方案之间做选择的情况。
爱因斯坦对于简单的名言:事物应尽力构造得简单明了,但不能过分简单。
简单并不意味着更少的功能
以人为本的设计的全部意义是驯服复杂,把那些看起来令人困惑的工具转变成一个可以适应任务的、可以理解的、可用的、令人愉快的设备。
——想到了团队中的职能划分,每个职能要胜任的任务不同,但各衔接职能间又有一定的技能重叠,因此多年来总是会有新的职能被划分出来或两个职能被合并。当任务过于庞大,则会细分来完成,若机器可以替代人来实现时,则会出现职能的淘汰。把它看成复杂与简单的演化,对未来规划也会清晰很多。
关于简单和复杂的权衡
简单并不是复杂的对立面:复杂是世界的真实状态,然而简单则是存在于脑海中的。
设计真正的目标是可被理解和使用,当然还有具备必需功能。而简单不是目的。设计面对的挑战是去管理复杂使之不再令人困惑。
本章完,待续……

更多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