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们是如何应对这种表面上的凌乱的?答案就藏在“隐藏的秩序”这个词中。
造成令人费解、令人沮丧的系统的主要原因是:糟糕的设计。熟识度和组织性是使之简化的两个秘密。
——论合理的信息架构的重要性
好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驯服复杂;不是让事物变得简单(如果复杂是符合需求的),而是去管理复杂。
应对复杂的关键是找到理解的两个方面:
1 可理解性:由事物的设计决定,一旦掌握了逻辑,一切都会变得有条不紊。
2 理解力:我们自己的一套理解能力和技巧。
可理解性和理解力是两个要掌握的决定性要素。主要的难题是理解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经常会有产品经理跟我说:“要把用户当傻子。”我都会给他们推荐这一段内容。当傻子还是当智者,取决于我们的用户群体,最终还是以人为本的设计。
有些复杂正是满足需求的。事物太简单时,也会被看作呆板和平庸的。心理学家论证出人们更喜欢中等程度的复杂:太简单我们会感到厌烦,太复杂我们会感到困惑。而且,理想的复杂程度是变动的,因为如果我们在一个领域里越内行,就越喜欢复杂程度更高的。讨人喜欢的视觉上的复杂正是吸引力之一。
——想起现在的产品普遍模式,把一些只能被专业人士掌握的技能简单化,例如,滤镜;把一些简单的技能稍微复杂化,个人认为大富翁就是复杂化的飞行棋。
——最后一句还是强调美即好效应;
仪式总是在增加我们生活中的复杂,然而另一方面,它们提供了文化中成员关系的意义和含义。
——对于不太计较时间成本的操作,可以稍稍增加仪式感增添用户的乐趣和满足。例如包装设计、目标群体单一的App设计。
最终,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依靠时间因素和在社会背景中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去选择用哪种方法的。
生活中总是混杂着权衡和比较。当新事物的复杂性是适当的时候,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它就是合理的。那些没有必要令人费解、困惑和没有清晰构造的科技和设施,才值得我们去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