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款好的设计工具能提升设计师出图效率,让设计师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创意沟通上。
我的小欢愉的时刻便是出图后同事投来一片惊呼“你怎么画的这么快!”每每这时都恨不得把设计工具给推荐一遍,于是想起出个设计工具整理篇给大家安利一下。
由于本人话痨属性,预计篇幅会很长,所以整理会以持续更新方式为放出。
我们暂且把设计流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设计前:以逻辑思维记录工具为主
设计中:以制图输出工具为主
设计后:以总结输出工具为主
灵感记录
设计师注定以灵感相伴,但它神出鬼没,有时在深夜的起夜时刻,有时在早晨的拥挤车厢,有时在悠闲的度假时光。这时都少不了一款可以随时记录灵感的工具——手机……APP。试过系统自带的备忘录,随身携带的小本本,都有其限制性,近几年固定在了印象笔记上。
先说最让我喜欢但一点——跨设备实时同步,对于Windows、macOS、iOS、Android随机切换的人来说,真真不要太爽哦~去年开始成为他们家的高级用户,因为需要收藏的内容变多,普通付费用户每月仅有1G的上传流量。献给大家看我的笔记本,它已经成功渗透到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一般我的使用场景都在哪里呢?
通勤途中:在大城市动辄1小时的通勤途中,很多人选择刷手机,我选择听音乐放空自己,脑洞着老板的要求,很容易找到灵感。这时我会打开手机上的印象笔记记录下来,到公司打开电脑,刚才记下的灵感已存在,老板分分钟喊开会都不怕。
会议中:对于业务范围比较广的UX设计师,可能一会儿参加产品规划会议,一会儿组织交互评审,一会儿又参加开发评审,为做好会议内容的无缝衔接,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我会把会议内容记录在印象笔记,用关键词快速搜索就能获得所有相关内容,还贴心的高亮展示。最最亮眼的是,它还使用了OCR技术,帮你识别图片中的关键词文字,就问服不服!(下图展示了识别带“素材”关键字的图片并高亮)

刷资讯时:作为一名设计师,关注的设计站点只多不少,总有收藏不完的素材或文章。在PC上,我会在浏览器安装“剪藏”扩展程序,顾名思义就是剪辑收藏,真是好名字。当你需要对当前浏览网页做一些内容收藏时,即可启动该扩展程序,它提供了多种剪藏模式,小到仅收藏链接,大到截全网站的长图(会自动过滤悬浮的版块内容和广告)。而移动端则更方便了,拿公众号举例,只要点击文章右上角的[···],找到印象笔记的logo,即可保存了。当你只需要保存一行文字怎么办,印象笔记也帮你想到了,iOS用户只要打开印象笔记组件,拷贝的文字就已经提前帮你放好了,这时只要点击上传就可以保存了。

浏览器扩展程序“剪藏”界面

移动端收藏内容到印象笔记
旅途中:我喜欢旅行,每次回来都会被同事要求写游记分享,有些痛苦,我得重新翻阅照片和回忆情节,另外兴奋劲也过了。但iOS12的[捷径]帮我缓解了这个痛苦(最好的方式是没有写游记这回事,哈哈)。想过旅行途中拍vlog,没想过另一种vlog(voice-blog)吧。旅途中就已经把语音转换成了文字记录,实时自动添加拍摄的照片,等旅途休息时,就可以快速整理输出啦,真是轻松不少。当然还有很多玩法,当我没有空余的手时,我会让Siri把[捷径]掉出来帮我记录语音灵感到印象笔记。
写了这么多彩虹屁,说明真的很好用啦,还有很多像收藏附件,PDF标注这些实用小功能真是不要太多哦。不少同事也被我安利用了起来,细算一下从大学到现在,也有7个年头了,印象笔记也发展到了第十个版本,真心祝贺。
以上就是我用来记录灵感的工具,好的工具一个足以。
未完待……